摘要:“司事”一词,通常用于古代文献中,意指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或员工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词并不常用,但若用于特定语境,其含义依然清晰。例如,在某些组织或机构中,“司事...
购房威信:180928470
“司事”一词,通常用于古代文献中,意指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或员工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词并不常用,但若用于特定语境,其含义依然清晰。例如,在某些组织或机构中,“司事”可能指的是执行具体工作任务的成员,他们负责完成分配给自己的各项任务,是组织运转中的重要一环。
此外,“司事”也可以泛指从事某种事务或职业的人,如“司事先生”可指从事某种职业或事务的男性。总的来说,“司事”的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。
司主事是什么官
司主事是明清时期的官职,属于中央政府机构中的六部之一,具体负责处理各项事务。以下是对司主事的详细解释:
1. 职位设置:司主事在明朝和清朝的设置有所不同。在明朝,司主事通常作为六部(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)下属机构的负责人,正六品。而在清朝,司主事则成为六部所属各司主官的别称。
2. 主要职责:作为六部中的官员,司主事主要负责处理各自部门的事务,包括但不限于起草文件、处理政务、监督下属等。他们需要根据皇帝的指示和上级的决定,进行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。
3. 历史沿革:在明朝时期,六部属于中央政府的重要行政机构,而司主事则是这些机构中的关键职位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虽然六部的职能和结构有所调整,但司主事这一职位始终保持着其重要性,并在清朝时期进一步演变为六部所属各司主官的别称。
总的来说,司主事是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中六部下属机构的关键官员,负责处理各项事务并监督下属。
司事是什么意思
“司事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sī shì,主要意思是指在衙门中当差的人,旧时多指低级职员。此外,“司事”也可以泛指从事某种职务或工作的人员。
以下是关于“司事”的详细解释:
1. 基本含义:在古代,司事通常指的是在官府、衙门等政府机构中担任杂务的基层人员。他们可能负责接待、文书处理、日常维护等工作。
2. 引申含义: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司事”一词的含义有所扩展。现在,它不仅可以指在衙门中工作的低级职员,还可以泛指从事某种特定职务或工作的人员。
3. 出处:这个词语出自《宋史·选举志上六》中的描述:“司事掌供职事,隶诸司,以簿书为考课。”
4. 相关词汇:与“司事”相关的词汇包括“司员”、“司首”等,这些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。
总之,“司事”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汉语词汇,其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演变。现在,它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通用的词汇,可以用来描述从事某种职务或工作的人员。
咨询热线:1⒏089⒏28⒋7
0